從國內來看:未來5-10年是機械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。《中國制造2025》部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(含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、信息通信設備)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、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、電力裝備、農機裝備、高性能醫療器械等機械裝備。
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和工信部聯合發布《關于推進“互聯網+”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支持研發能源互聯網的核心設備、分布式儲能設備。國家04專項(高檔數控機床及基礎裝備)一半取得技術突破,40%技術進入已經產業化階段。用機器人替代生產線上從事簡單、重復、高強度勞動的工人正在成為現實,工業機器人、智能制造裝備在國內的需求呈擴大趨勢,已由汽車、電子兩大傳統領域向橡膠塑料、軍工、航空制造、食品工業、醫藥設備、金屬制品等領域快速擴展。這對我市機械裝備產業加快向智能化、電動化、集成化、服務化轉型升級提供較大機遇,也對低技術裝備、低端產能過剩的裝備企業開拓市場形成較大挑戰。
從浙江省內看:機械裝備列入引領浙江未來發展的重大產業。《浙江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》明確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及軌道交通裝備、高端船舶裝備、高效節能環保裝備、先進物流裝備、先進醫療設備與器械、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裝備及關鍵基礎件等10大領域;《浙江制造2025行動計劃綱要》提出重點發展機器人與智能裝備、新能源汽車與先進交通裝備、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裝備、通信網絡與智能終端、專用集成電路與新型元器件、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等11大重點領域;《浙江省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發展行動方案(2015-2017)》,提出大力推進機器人、高檔數控機床、增材制造裝備、智能專用加工裝備等智能裝備的研發與產業化,重點發展智能輕工裝備、先進物流裝備、智能電網設備等智能化裝備。這為我市推動機械裝備、智能制造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和裝備研發提供機遇,也對創新人才不足的裝備企業形成較大挑戰。
總的來看,浙江省將機械裝備產業列為“十三五”重點新興產業之一,既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,也是在更大范圍、更大空間內參與區域競爭的重要舉措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要搶抓機遇,加快機械裝備產業“專精特新”發展,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機械裝備、品牌裝備、智能裝備。